2014年12月12日 天津日报 头版 《涓涓瀞水润高原 —— 天津滨海聚成投资公司走出产业援青之路》
涓涓瀞水润高原
—— 天津滨海聚成投资公司走出产业援青之路
天津日报 孟兴
一路向西,在距本市1500公里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一座现代化的矿泉水厂屹立在这片海拔3860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东南部。这就是全国对口支援青海六省市中第一个在青海正式落户的民营企业——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
2010年,天津确定落实对口帮扶青海省黄南州政策,并派出第一批援青干部远赴黄南,拉开了对口支援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序幕。2011年4月,天津滨海聚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成立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建造了一座科技含量高、工艺水平国内领先的高端饮用矿泉水厂,并创建“瀞度”品牌。“做饮用水行业不是一时冲动。”天津滨海聚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庆华说,“2010年,我国西南部云贵五省出现严重旱情,公司也在内部举行捐献活动,那时我才对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为国内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郭庆华往来津青20多次,与天津援青干部、青海本地干部交流项目投资建设的具体情况,最终,矿泉水厂仅用时4个月便拔地而起,正式投入生产。
截至目前,本市产业援青成果“瀞度”先后吸纳当地居民50余人,上缴利税近千万元,为当地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助力贫困大学生、“那达慕”赛马大会等活动累计捐资300余万元。公司被评为“中国高端饮用水10强企业”,获全球高端矿泉水最高奖“冰魂奖”和“梅花雪奖”,还成立了中国首支企业水资源保护队——“‘瀞度’三江源100平方公里水资源保护队”。
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清澈的泉水……厂区周围的环境犹如一幅美丽原生态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做企业看重的是投资环境和配套能力,矿泉水厂在建设初期所走过的路却并不“美丽”。铺好的水泥路翻浆了;设备安装队等了一个星期设备还没到……
克服重重困难后,一座现代化的矿泉水厂屹立在草原腹地。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水的品质,企业斥巨资从德国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各个产水点都有严格的品质监控,坚持水源地无菌灌装,保证送入灌装机中的水的各项理化指标,并建立四级水源地环境防护体系。
几年来,天津社会资金、青海资源优势和先进技术互相融合嫁接,在有着“金色谷地”之称的热贡艺术之乡黄南州挖出了宝贝。如今,企业用工高峰时达80人,月平均工资2800元。当地旅行社开辟“瀞度”健康之旅,数千人次踏“瀞度”小路、品神沵泉圣水。企业周边的饭店、宾馆营业额平均提高了30%。为企业配套的仓储物流、包装制品业也日趋红火。在企业工作过的员工已有近百人次到西宁、天津学习培训。目前,企业已在全国设立了15个办事处,经销商1000多家,销售网络覆盖20万家店面。
郭庆华说,“如果把天津援青比作水,为青海带去资金、科技、新思想,那么‘瀞度’就是一棵树,扎根在青海,开花结果。”